||||||||

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校园廉洁文化系列活动的通知
供稿者:       (2025-07-04)        阅读:

各基层党委、党总支部、直属党支部,各单位、部门:

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、推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实,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以廉洁文化涵养校园正气,坚定不移推进高校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,结合教育部、省教育厅关于开展高校廉洁教育系列活动的通知精神,现将我校2025年校园廉洁文化系列活动通知如下:

一、活动主题

清风守正道 廉洁谱新篇

二、参加范围

全体教职工和在校学生

三、活动形式

(一)“学廉知廉”知识问答单元

在线参加廉洁知识问答和廉洁视频故事答题。参与方式:关注教育部政务新媒体“微言教育”微信公众号,点击菜单栏“廉洁教育”参与答题,或通过“中国大学生在线”官方网站、微信公众号、微博参与答题,活动截止时间2025930日。微博搜索#我为学校赢莲子#话题,进入活动专题小程序,参与视频故事答题及相关线上活动。

(二)“思廉传廉”作品征集单元

1.“绘廉铸魂”创意征集。从校园景观、校史故事、文献古籍中的廉洁典范、文物中的廉政符号等维度汲取灵感,创作廉洁主题漫画、海报、公益广告(单张或组图均可),将廉洁理念转化为可视化、可感知的艺术表达,在艺术实践中深化廉洁认知,涵养清风正气。

2.“视廉正行”视频征集。聚焦身边的廉洁故事、廉洁典型,通过微视频、微电影、微动漫、短剧等形式,将廉洁理念转化为生动影像,用光影语言书写新时代廉洁文化篇章,推进廉洁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,增强廉洁文化教育价值引导力、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。

(三)“践廉守廉”笃行单元

1.“树廉风”廉洁文化课。“培根铸魂、启智润心”为主线,将廉洁教育深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,通过系统化课程设计与场景化活动开展,依托开学第一课、毕业最后一课、日常思政课,构建“全时段覆盖、全要素渗透、全过程参与”的廉洁文化育人格局。

2.“青廉说”廉洁微网课。围绕“青史镜鉴 破形式主义之弊”“清风传家 守公私分明线”“数字守节 树清朗网络观”等主题,遴选优秀学生代表以微视频形式录制“青廉说——廉洁文化大联学”网络微课,通过角色带入强化责任担当,形成青年影响青年的廉洁文化传播效应。

3.“寻廉脉”廉洁实践课。在重要时间节点,组织学生走进廉洁场馆、教育基地、历史遗迹等,通过具身化的文化体验与深度参与,实现从“被动接受”到“主动内化”的转变,自觉做知廉、守廉、践廉的行动者,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、建设清朗社会注入无限动能。

四、作品征集及实践案例报送要求

1)具体要求见附件。

2)作品征集单元报送作品须是本单位教职工和学生的原创作品,依法拥有独立、完整的著作权。作品内容、字体、配乐、画面、设计等不得侵犯他人的著作权、商标权、其他知识产权或专有权利,征集作品未参加过其他评选活动。凡作品涉及他人著作权、肖像权、名誉权等引起法律纠纷或产生不良社会影响,对应责任由作者自行承担。

3)报送作品不得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,不得涉及国家秘密、内部信息,不得违背社会公序良俗。作品中出现的党旗、党徽、国旗、国徽、地图等有明确规范样式的公共标识及图案图像,应当严肃、庄重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。作品引用、解释技法条文要准确规范。正片、画面中不得标注创作者姓名、单位名称、制作单位标志等与作品无关的信息。

4)本次征集活动的所有作品,除教职工书画类作品之外,一律不予退还,请自留底稿。

五、工作安排

各报送单位要把好审核关,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征集,原则上每个单位推荐作品总数5左右。征集作品、廉洁教育课堂实践案例申报书(附件3)及《2025年校园廉洁文化作品推荐汇总表》(附件4)请于98日前报送至纪委办公室(行政楼427),同时将以上材料电子版打包发送至纪委办邮箱:jw@jit.edu.cn。(注明:廉洁文化作品征集及实践案例报送)。联系人:张慧敏,联系电话:18913806261

校纪委根据作品报送情况,组织有关专家对参评的作品进行遴选,择优向上级单位推荐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附件:

  附件1:知识问答相关要求.docx 

  附件2:作品征集相关要求.docx 

  附件3:廉洁教育课堂实践案例申报书.doc 

  附件4:2025年校园廉洁文化作品推荐汇总表.xls
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纪委办公室

党委宣传部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党委学工部

202574


【关闭本窗口】


地址:南京市江宁区弘景大道99号
联系电话:025-86188861;传真:025-86188861;邮箱地址:jw@jit.edu.cn后台管理

今日访问次,本周访问次,总访问